张掖视听网-中国张掖网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张掖视听网 >> 张掖人文 >> 张掖文化 张掖丝路文化系列——玉起于禺氏 来源:    0 人参与互动 2018年03月19日 14:56

  据近年考古调查和发现,春秋时期(公元前7世纪至元前3世纪)塔里木盆地的古代遗存中已普遍出现了丝织品和漆器等汉文化因素。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发掘商王武丁配偶妇好的墓,出土文物1600余件其中750件是玉石雕刻品。经鉴定,这些玉雕的材料全是新疆昆仑山产的和田玉。由此可见,早在中原的商代,塔里木盆地与黄河流域的居民即有经济文化联系。是谁在这两个地域之间起了媒介作用?考中国先秦文献,月氏与玉的关系密切。

  《管子·国蓄篇》:“玉起于禺氏”,《管子·轻重甲篇》:“禺氏不朝,请以白璧为币乎……然后八千里之禺氏可得而朝也……然后八千里昆仑之墟可得而朝也”。许多学者相信占籍中所写“禺氏”、“月支”、“禺知”、“禺支’等都是后来大月氏的不同译名。“玉起于禺氏”的记载,得到了考占词查与发掘的证明:居于敦煌、祁连间的月氏人,在塔里术盆地和黄河流域之间的早期经济文化交流中起着媒介作用,是他们在东来西往的玉石、丝绸运辅中,开辟了一条从和田昆仑山至黄河中游地区的通商大道。这条商道从塔里术盆地西部的和田向东,通过河西走廊,至鄂尔多斯,经今山西境内,抵达洛阳。这条道路成为后来丝绸之路主要路线之一。

  直至西汉初年,“东胡强而月氏盛”的月氏人,可能仍然是这条商道上的主人。因此,他们的东归,最理想的目的地便选在洛阳。数以百计的贵霜大月氏人的涌入洛阳,对这一都城的文化、艺术、宗教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巨大影响,以至于连皇帝都“好胡”而不能自己。而大月氏人的归籍敦煌,同样使河西走廊感染了贵霜文明的清风,犍陀罗艺术在石窟艺术中独教异彩,“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的繁盛景象,格外引人注目。

 

 

编辑: 邓瑞

张掖视听网

张掖视听网中国张掖网LOVE张掖APP

  • 微信搜索“爱张掖”

  • 微信搜索“中国张掖网”

  • 扫码下载“LOVE张掖APP”

张掖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18

陇ICP备14000026号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