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视听网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张掖视听网  >  金张掖周刊  >  聚焦张掖

甘州区:良田沃野好“钱景”

2018年05月23日 16:34   来源:

  土地连片整治,推动产业振兴,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有力保障。2016年以来,为了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张掖市甘州区整合各方资金9.69亿元,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开始建设30万亩高标准农田,截至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2.35万亩。

  “巴掌田”变“大条田”

  安阳乡高寺儿村二社社长赵文广种了一辈子地,他无奈地说:“一家几亩地,田分八九块,小块零碎田大型机械进不去,种着费力,投入还高,咋能有高效益?土地没效益,村里的年轻人自然都出去打工了,留下的就是我们这些老人守着土地。”56岁的高寺儿村村民禅平也有同样体会:“以前我们老俩口从开春到秋冻,天天在地里忙活,地块小,大机械进去弯都拐不过来,只能出力气干,一年下来没几个收成。”为了解决当前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地块小,机械化程度不高的瓶颈,近年来,甘州区先后整合六项涉农项目,进行土地整治,使“巴掌田”变“条田”,加速了全区农业现代化进程,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生根发芽。“巴掌田”变“大条田”,农民省心省力。村民禅平家的20亩地经过土地连片整治,变成了24亩。他说:“以前老俩口种20亩地,地块小,没办法机械作业,撒肥喷药,边上都撒不到,现在这么一整,全是大条田,从种到收都可以用机器,我一个人就能完成。”

  “大条田”长出“新产业”

  在甘州区谢家湾村供港蔬菜基地,笔者看到,这里路成网、田成方、渠相连、树成行,产业工人正忙着栽种蔬菜。谢家湾村党支部书记任兴春说,筑好“巢”,才能引来“凤”。土地成方连片,基础设施投入跟进,打通了适度规模经营的瓶颈,土地流转、蔬菜产业、合作社等形式应运而生。“过去我们村地块小又少,几乎没人种地。2016年土地整治后水管网全部配套,很快就引来了供港蔬菜基地,村民的土地流转了,一亩地750元的流转费,一些闲散劳动力还能在基地打工挣钱,一些青年又返回来创业了。”任兴春告诉笔者,2016年该村整治了950亩高标准农田,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今年又将剩下的1600亩全部整治成高标准农田,水管网全部配套,准备实施供港蔬菜2期工程。村民受益,村上也得利。2017年9月,谢家湾村委会组织村民入股,成立了甘州区鸿富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始为供港蔬菜基地和周边村子服务。“以前我们只接本村的供港蔬菜基地和大户的订单,小农户三五亩地,跑一趟还不够油钱。现在一家一户都把地块连起来,统一耕种收,效率高了,成本就低了,村民腰包鼓了,村集体经济也壮大了。”近几年,一批特色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迅速崛起,涵盖种植养殖业、种植等多个领域,成为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的主力军。到去年底,甘州区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2415家、家庭农场449家,种植大户1723户,全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0个、省级示范社40个。目前,全区流转土地24万亩,各类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土地7.4万亩,占流转面积的31%。织密利益联结,让小农户黏在产业链上。甘州区农业局局长甘林斌说,区上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带农户一起干,通过“小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模式,把更多农民纳入现代农业的轨道。

  鼓了农民“腰包”美了生态环境

  在花寨乡柏杨树村土地整治项目区,工人们正在紧张地修塘坝、压管网。柏杨树村是过去甘州区南部山区出了名的贫困村,农民世世代代靠天吃饭,如今土地整理了,水管网全部配套,还修了塘坝,村里不仅有了产业,农民收入还大幅度增加。据甘州区高标办负责人张财祥介绍,通过土地整理连片化,耕作费用由原来每亩60-65元减少至40-45元,亩均节省约20元。同时通过自动灌溉设施,大量节省人力资源和投入时间,亩均每年只需缴纳20元管理费,可节省劳力4人左右,可新增耕地面积8%-10%,提高各类农作物产量约10%,亩均可增加收入约250元,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土地整治,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对生态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过滴灌设施配套,灌溉成本由原来的每亩110元减少至每亩50元,亩均减少约60元,水资源节约效果显著。肥料成本由原来每亩140元减少至每亩60元,亩均减少约80元,农业面源污染程度大幅降低。而且通过农田防护林网建设,改善了农田小气候,不仅节约农药成本,病虫害的发生率还会持续下降,减少了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张财祥说。(据《甘肃农民报》)

编辑:金张掖周刊
张掖视听网

张掖视听网中国张掖网LOVE张掖APP

  • 微信搜索“爱张掖”

  • 微信搜索“中国张掖网”

  • 扫码下载“LOVE张掖APP”

张掖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18

陇ICP备14000026号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