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视听网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张掖视听网  >  金张掖周刊  >  张掖写真

一位“不安分”农民的发明梦

2019年01月10日 08:43   来源:

  提起杨宗平,高台县巷道镇元号村的邻里乡亲都称他为“土发明家”。村民们都说,“那可是个有本事的人。”

  今年49岁的杨宗平,是巷道镇元号村一位普通农民。没有高深的文化,没有精密的仪器,也没有准确的图纸,但他硬是凭着土里刨、地里试,“研制”出了操作简便、实用性强的多功能“花样”点播机,成了十里八村农民眼中的“名人”。

  近日,记者循着冬日明媚的阳光,来到杨宗平的家里,实地探访这位“土发明家”的“发明史”。

  走进老杨家的后院,感觉就像是进了一家农机厂。“生产车间”里整齐摆放着机床、铣床、冲床、钻床、切割机、电焊机等各式各样的农器具加工设备和零配件。在老杨的眼里,这些都是他搞发明必不可少的“宝贝”。

  打小就帮着父辈下地干活的杨宗平,深刻体会到了父辈们常年劳作的辛苦。而他也继承了“祖业”,成了一名靠地吃饭的“庄稼汉”。但他善于琢磨,在每天跟土地打交道的那些年里,他发现,传统的种植模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尤其春天播种时一家人都围在地里转,一天还种不了多少地。如何能在播种时让人更省时、省力?他边干活边思考这个问题,渐渐萌生了制造一台点播机的念头。

  2004年春,杨宗平打算种植30多亩制种萝卜。当时市面上销售的点播机功能单一,出苗率不高,耗时又费力。他凭着多年与农机具“相熟”的底子,在前一年冬天时,就大胆尝试,趴在家里敲敲打打、拼拼焊焊,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终于研制出了自己的第一台点播机。拿到自己的地里一试验,当年他家的制种萝卜出苗非常齐全,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认可。因为有了第一年的试验成功,第二年,他制作的50多台点播机一做出来就被抢购一空。

  “毕竟是第一台,刚制作出来的时候,邻居们都觉得我的这个机器不太靠谱,给别人用人家还不放心。我自己地里试验的种上后效果特别好,邻里邻居都就传开了,第二年我做的50多台就卖得很快。”对于第一次“发明”的成功,杨宗平仍然感到很振奋。

  2007年,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蔬菜、制种作物开始了大面积种植,而市场上的点播机仅限于粮食作物种植。细心的杨宗平瞅准了当时市场上精量点播这一技术领域的“空白”,对点播机不断进行改造升级和更新,于是就有了他的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代点播机。

  再后来,如何实现点播机功能的更加多样化,这让老杨动了不少的心思。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广泛采纳其他农户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在他刻苦的“钻研”努力下,经过反复琢磨、不断试验,2014年春,一台适合花卉、苗木、洋葱、萝卜、油菜、菜心等多类作物种植要求的点播机问世了。为此,他还申请了技术专利。

  “这个点播机和市场上卖的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这个破膜尖不一样,播种也不一样,比较精确,而且株距也可调,哪怕是再小的菜籽也能种到地里,不钻膜,不盖土,播上就可以了,很方便。”杨宗平告诉记者。

  “发明”多了,农民认可了,也让杨宗平看到了商机。他开始尝试从纯手工制作点播机转向机械化、规模化生产。2015年,他投资300多万元购置了机床、铣床、钻床、冲床等机械化设备,开始了大批量生产的转型发展。

  如今,他已根据不同制种作物籽种的大小,研制出了花样不一的多功能点播机,不仅在当地颇受欢迎,产品还远销青海、内蒙古、陕西、广东等地,仅今年的销售量就达3000多台。

  目前,杨宗平正在研制一款新型多功能籽粒地膜点播机。相比之前制作的点播机,这款点播机集省工省种、省时省力、苗匀苗齐、苗全苗壮等诸多优点于一体,除了西瓜籽和葵花籽等大小超过一公分的种子外,其余种子都适用。“我今后的打算就是根据种地的需要,生产更多实用的农机具,再就是把规模继续往大里做。”谈及今后的发展,杨宗平告诉记者。(郭晓芸陈占伟)

编辑:金张掖周刊
张掖视听网

张掖视听网中国张掖网LOVE张掖APP

  • 微信搜索“爱张掖”

  • 微信搜索“中国张掖网”

  • 扫码下载“LOVE张掖APP”

张掖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18

陇ICP备14000026号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