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视听网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张掖视听网  >  金张掖周刊  >  聚焦张掖

新农村的创富路

2019年08月23日 09:13   来源: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农村发展也更是日新月异。尤其是近年来,围绕“三农领域”所展开的惠农、为农等政策陆续出台,不光有效提高农业发展的进程,还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让农民过上了实实在在的好日子。

  甘州区党寨镇依托自然优势,紧紧围绕市区总体布局,全力打造227线万亩绿色蔬菜产业基地,在原有现代农业的基础上,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特别是今年在陈寨、马站、雷寨、花家洼等村新建连体钢架大棚36万平方米,高效智能日光温室660座,钢屋架拱棚1270座,全镇新增设施农业面积达到近2000亩,总面积累计达到1.3万亩,绿色蔬菜面积达到3.2万亩。通过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管理、品牌化销售运营模式,打造“西红柿之村”,实现“一村一品”的目标。2019年,该镇被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298个农业产业强镇之一。干部带头

  蹚出新路子

  “前些年的农村经济作物,就是一个制种,比较单一,土地产生的效益已经顶到头了,农民增收也进入了瓶颈,没有新的增长点,就没有真正的小康日子!”甘州区党寨镇陈寨村党支部书记陈万金在带领记者参观特色农产品试验示范棚时告诉记者,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深刻认识到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而我们的优势在于设施农业和蔬菜产业,因此,只有持续做大做强设施农业和蔬菜产业,才能让尽可能多的群众参与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中增收致富。基于这样的思考,镇党委书记带领部分村社干部前往山东考察学习,大胆尝试引进山东寿光高效智能日光温室种植技术,在陈寨村投资3500万元,流转土地2000亩,新建高效智能日光温室162座,连体钢架大棚23万平方米,占地70亩高标准育苗中心1处,1万吨恒温保鲜库1座、果蔬包装车间1座,蔬菜交易市场1个,形成科学育苗——绿色定植——分级包装——冷链物流——订单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全方位服务。在陈寨村辐射带动下,该镇马站、雷寨、花家洼等村都在新建产业示范点,“形成了多元化、复合型,可学习、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农村产业化经济发展模式。”

  雷寨村为了让农户有信心发展新型农业产业化路子,11名村社干部带头经营400多亩大棚,在村集体育苗中心先试验试种十六七个西红杮品种,然后选择品质好、产量高、适应气候土壤的三到四个品种向农户推广规模种植。并聘请教授专家,成立专家工作站,每周由1名专家定时为种菜群众开展蔬菜种植技术讲座和实地指导,同时育苗中心也为专家提供了科研课题项目实验基地。目前,主要引进种植了番茄、秋葵、娃娃菜、莴笋、西蓝花等8大系列25个新品种。雷寨村还建有果蔬包装厂、蔬菜交易市场,今年计划投资600万元新建5000吨恒温库,为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一号文件

  撑起腰杆子

  45岁的陈建工前两年一直在城区经营窗帘店,今年年初,听说中央一号文件中再次提到发展乡村产业,甘州区更是对农村产业发展有专项资金扶持,就一狠心把窗帘店扔给了妻子,回到家乡雷寨村,建了两座高效智能日光温室。他告诉记者,“两座高效大棚共七亩地,按去年的成本要花50多万,政府就投入了30万,这样子我的压力就小多了”。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年种两茬,冬天种反季节蔬菜,平时种西红杮辣椒等,预期收入超过36万,比我的窗帘店收入要高”。

  得益于一号文件的东风,今年,陈寨村依托甘州区陈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高标准智能日光温室162座(标准棚),连体钢架大棚22万平方米;雷寨村旺青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日光温室398座,钢屋架大棚1850座,设施农业面积达到2300亩;花家洼村新建智能化日光温室110座(折合标准棚);马站村在推进富民产业规模化方面,依托江苏朝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成占地135亩的日光温室23座、连体钢屋架大棚10万平米,钢屋架拱棚510座,发展绿色有机供京沪蔬菜基地1200亩,培育优质玉米植种基地4300亩,为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促农增收奠定了扎实的发展基础。“三变”模式

  鼓起钱袋子

  “快快再拿十把剪子来!”雷寨村的一座连体钢架大棚前,雷寨旺青专业合作社入股农户陈举国打电话催促家里人,大棚里面几个妇女正在麻利地采摘西红杮。而雷寨村的蔬菜交易市场上,十几个工人正在包装西红柿并装箱,一辆大货车就等在旁边。大货车司机告诉记者,今天要装满三辆大货车,经过五十个小时的运输,送到广东去。“一车要装1450箱32吨,这里的货源很充足,品质也好!”

  雷寨村以雷寨旺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管理、品牌化销售运营模式。同时,采取村上主抓,合作社经营,入股农户参与的管理模式,吸纳73户农户以“资金、土地、劳动力”入股的方式激活“三变”改革内生动力,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积累,增加了农户收入,又降低了生产风险,实现了效益共享、风险共担、产商共赢的目标。陈举国对记者说,“一股10万元,我把我的连体钢架大棚入了股,现在我也是股东了,平时主要负责管理,采摘的时候小时工资雇人来,一般每小时12—14块钱,一日一结算。”

  陈寨村育苗中心是严格按照“三变”模式入股建成的,共投资205万元,占地面积2.4平米,年育苗量可达1200万株,800万株用于本村基地使用,其余400万株用于出售。对本村村民实行优惠政策,娃娃菜苗本村村民购买时0.12元/株,外村村民购买时0.14元/株,西红柿菜苗本村村民购买时0.45元/株,外村村民购买时0.5元/株,仅此一项,就为村民节约生产成本28万元,育苗中心年销售纯收入可达55万元,全部用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积累。乡村建设

  焕发新颜姿

  近年来,甘州区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以农村生活垃圾、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以前家门口柴草遍地,现在马路都是水泥路,原来堆粪堆草的地方现在也修成了广场,每天下午饭吃过,女人们都跳起了广场舞,环境好了,日子也过得舒坦了!”今年71岁的党寨镇马站村村民马建花见证着该村环境改善的整个变化。让马奶奶自豪的可不仅仅是房前广场,还有新修建的二层小洋楼。走进甘州区党寨镇马站村,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一行行树木碧绿青翠,一排排两层特色民居彰显着富足的小康生活。在新建的广场上,孩童嬉戏玩闹,老人悠闲谈话,共同描绘了一幅美丽画卷,现在的马站村时刻洋溢着人居环境改善带来的勃勃生机。

  甘州区党寨镇马站村位于甘州区城南、国道227线7公里处,是美丽乡村老典型。马站村第一书记常薇介绍,今年以来,该村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倾力改善人居环境,在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化方面,借鉴城市社区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因地制宜、统一规划,配套建设道路、水电、排污、供暖、绿化、亮化、文化、卫生、购物、垃圾分类转运等基础设施,为居民创造了设施齐全、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现在我们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家家户户都住上了2层小洋楼,我们的环境不仅美了,而且村里还配备了垃圾桶,每家每户清洁卫生实行了‘门前三包’,垃圾入桶、入箱,污水也接到城市管网里面,生活和城里人一样了。”谈起村里的变化时,马站村村民马兆红高兴地说。

  乡村旧貌展新颜。步入甘州区党寨镇,通村道路干净整洁,路旁房屋窗明几净,农户庭院优美舒适,文化广场平整开阔,农业产业蓬勃发展,到处是一副副生机勃勃的新农村画卷。随着一系列惠农工程的落实,我市的农村风貌正在改变,人居环境正在改善,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也正在不断涌现。(李录)

编辑:金张掖周刊
张掖视听网

张掖视听网中国张掖网LOVE张掖APP

  • 微信搜索“爱张掖”

  • 微信搜索“中国张掖网”

  • 扫码下载“LOVE张掖APP”

张掖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18

陇ICP备14000026号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85号